高支數(shù)面料到底好不好,還得看情況
2022-12-20
大家去買衣服或布料的時候,是不是會經常聽商家這樣說:“我這個衣服是高支棉的,手感質量都非常好。”或者“我這個布料是80支的,摸起來非常細膩。”,這里的高支和80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多少支又算是高支呢?高支是否就意味著面料質量就一定好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解釋解釋。
什么是面料的支數(shù)
我們都知道,布料都是由紗線紡織而成的,而紗線有粗有細,支數(shù)就是用來衡量紗線粗細的單位。它的數(shù)學定義是這樣的:在公定回潮率下,1克重的紗線長度,有多少米就叫多少公支,簡稱支。也就是說,同一種紗線,重量一定,長度越長,那么肯定是線越細,所以說支數(shù)越高,紗線越細。不過不同種類的紗線是不能比較的,比如說40支的棉紗線和40支的絲線粗細是不一樣的。
除了公支,另外還有幾個單位也是衡量紗線粗細的,分別是英支(s) 、特克斯(tex)、旦尼爾(den)。英支和公支一樣,數(shù)值越大,紗線越細,而特克斯(簡稱特)和旦尼爾(簡稱旦)剛好相反,數(shù)值越大,紗線越粗。不過人們更多習慣使用公支和英支這兩個單位,公支與特的換算是1000的倒數(shù),比如13tex等于77支。而公支與英支的換算是:1公支=1.692英支。
怎么衡量高支與低支
天然纖維中,只有棉和毛(主要是羊毛)經常有高支和低支的稱呼,麻纖維本身就比較粗獷,能做到40英支(大概24支左右)已經算很高了。蠶絲由于非常細,而且經常是做夏季的服裝,很多面料密度做的很稀,支數(shù)的高低意義不大,而是用另一個單位姆米來衡量,這里不做解釋。
一般來說,棉或羊毛面料達到40支以上就算高支數(shù)了,40支、50支、60支是最常見的,80支的是非常優(yōu)質的了,超過100支的可以算極品了,目前100支到300支的是市場上的高端面料,超過300支的據說所知還沒真正用到服裝上。
高支面料一定比低支的好嗎?
支數(shù)越高,紗線就越細,面料越薄,手感也越軟越光滑,親膚感越好,光澤度一般也要好一些,這些是肯定的。但同樣也有它的缺點,面料薄了,保暖性肯定下降;紗線細了,強度和耐磨耐穿性也要降低,所以不要過度追求高支,比如說國內有廠家曾生產出超過300支的面料,但最終只能放在展會上參觀,根本沒有任何使用價值,因為就像紙片兒一樣脆弱。
就拿精紡和粗紡來說,精紡所使用的紗線肯定比粗紡的細,也就是支數(shù)要高,但并不能說精紡的衣服一定比粗紡的好,我們平時穿的雙面羊絨大衣,呢子大衣基本都是粗紡的,如果用精紡細紗線來做,反而做不出這種挺括的效果,也達不到冬季保暖的要求。而保暖內衣,貼身穿的羊絨衫基本都是精紡細紗線紡織的,因為這些服裝要求光滑不刺激皮膚,當然是支數(shù)高一點好了。支數(shù)對于粗紡來說毫無意義,只有精紡面料才談。
高支一定要有高密來相輔相成,高密是指高密度,也就是單位面積內紗線條數(shù)的多少,條數(shù)越多,密度越高。如果紗線支數(shù)不夠高,那么排列的再緊密,密度也不會高;同樣,就算紗線支數(shù)夠高,線夠細,密度不高,面料也是稀稀拉拉,到處是孔隙,這樣的高支也毫無意義。所以說高檔的精紡面料一定是高支高密的。高支高密的面料還可以防水,像紅酒、茶水、果汁等液體溢在衣服上,不要擔心,液體只會在面料上滾動而不會滲透,這種功能做成衣服也就少了一分小心翼翼多了十分灑脫。
只有當我們購買精紡棉、羊毛等動物毛類衣服或棉型或毛型化纖類服裝的時候才需要考慮面料的支數(shù),比如說內衣內褲,秋冬季線褲、貼身羊絨衫,床單被套等。而像外套,牛仔褲這些無需關心支數(shù)的多少,像牛仔褲的牛仔布料一般都不會超過20支的。
高支一定要對應高密,高支高密的面料用手摸是細膩柔軟光滑的,用眼看紗線排列緊密無孔隙,紗線筆直度非常好,基本沒有彎曲現(xiàn)象,線條紋路清晰,面料有光澤感。
最后就是不要過度追求高支,適合自己的就好。
上一頁